專欄中外對話

中國核電走向全球?

安東尼•弗羅加爲環境網站「中外對話」撰稿:從巴黎的核會議,到哈薩克的鈾礦,世界核產業在焦急地等待著來自北京的訊息。中國核技術正在日益受到青睞。

在幾十年的時間裏,中國已經成爲全球核產業的大戶。目前,中國在建的核反應堆和計劃建設的反應堆都是世界上最多的,因此它就成爲一個至關重要的鈾市場、新反應堆設計的試驗場以及全世界核發展的重要潛在夥伴。

但是日本福島核災難對中國的核發展造成了顯著的影響(但媒體對此報導很少),讓新電站的建設遭到「雪藏」,並且引發了對國內設計安全標準的重新思考以及對新建內地核電站的空前反對浪潮。雖然國務院在5月31日發文指出,新建設項目會在短時間內重新啓動,但過去15個月裏發生的種種仍會讓中國」十二五」規劃中的核能建設目標難以完成,就連2020年的目標也要看以後情勢的發展。

與此同時,中國核產業巨大的全球影響力決定了其決策的範圍已經遠遠超出了國界。從法國到那密比亞,從反應堆設計到鈾採礦企業,整個產業都在焦急地等待著中國傳來的訊息。

您已閱讀8%(354字),剩餘92%(38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