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

福島核事故的教訓

日本再建基金會主席船橋洋一:回首一年前的福島核事故,我不禁想問,這樣一個擁有先進技術的國家在危機來臨時怎麼會如此的措手不及?首先我們必須破除「絕對安全」的核神話。

回首過去,我無法不對自己當時表現出的幼稚和無知程度感到驚訝。但在受去年3•11海嘯影響,東京電力公司(Tokyo Electric Power Company)下屬福島第一核電廠陷入「全廠斷電」狀態之後的兩週中——這兩週對我們的命運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我的國家,幾乎每一個人都是這種心態。

我當時完全沒有意識到,隨著一場重大核事故一環接一環地迅速展開,日本正處於一場事關生死存亡的危機邊緣。3月14日之後的48小時內,大難臨頭的感覺似乎尤其明顯。首相辦公室的官員們即便沒有絕望,也已十分悲觀了。3月14日晚間,時任東電公司總裁的清水正孝(Masataka Shimizu)開始致電政府官員,暗示該公司欲捨棄核電廠並疏散工人——這迫使時任日本首相的菅直人(Naoto Kan)採取果斷干預:他氣沖沖地來到東電總部,命令高階主管們不得棄廠。他還要求組建「敢死隊」繼續戰鬥,並向反應堆容器注水。

現在我們知道,當時的風險是何等之高。可我們並不知道,菅直人當時還指示日本原子能委員會(Atomic Energy Commission)委員長、近藤駿介(Shunsuke Kondo)博士設想出「可能出現的最糟糕情況」。這份3月25日提交的意外事故報告設想,1號機組將發生氫氣爆炸,繼而引發一連串的熔燬事故。該報告預計,由此產生的輻射將令東京的中心區域不得不進行疏散。

您已閱讀28%(575字),剩餘72%(15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