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由於歷史資料的解禁,以及中國言論空間的一定開放,連續出現了多本關於蔣介石的傳記。這些傳記,包括蔣介石本人的日記,都具有相當程度的客觀性,使這個統治中國全國長達20多年時間,而長期被妖魔化、臉譜化和汙化的人物,尤其是其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作用,都得到了撥亂反正。長期的意識形態控制與教育,使原本應當理性客觀的歷史以及人物評價,沉淪在善惡黑白的非理性判斷之中。如今的趨向,至少令人多少能夠透過尚不那麼分明的毛邊玻璃,看見一些事實的端倪。
不過我自己在翻閱這些書的時候,亦產生了一些新的疑惑。從當年的完全汙化教育,到今日蔣介石懷有儒家原則的遵從、民族愛國主義的胸懷、基督教的信仰、對知識分子的愛護與敬重等等,似乎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人們似乎開始願意重新給他一個截然不同的評價了。
這個疑惑便帶來了一個更加深刻與廣大的疑惑:蔣介石與國民黨,如何在三年的時間裏丟掉了整個大陸?若不是得勢於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封鎖臺灣海峽,未必他還能夠偏居寶島一隅,更勿論今日臺灣的政黨輪替了。
您已閱讀13%(442字),剩餘87%(30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