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

漫談氣候變暖與裁軍

天則經濟研究所茅於軾:現在用減排的方法對付氣候變暖,其成本高得出奇。如果有替代辦法,成本肯定要低得多。對付氣候變暖最有希望的是「地質工程」。

氣候變暖問題與裁軍問題,是當前兩個重大的全球性課題。我想談談最近對這兩個問題的一些思考,供讀者參考。

先談氣候變暖的問題。我總覺得,現在人們一般的認識有點受炒作的影響,把問題看的過於嚴重了。比如我曾經說過的,假如海平面上升,修一條堤壩花不了多少錢。對中國而言,海岸線是18000公里。如果築1米高的堤壩,每米1000元,總共只要180億元,相當於蘇州市半年的稅收。而這件事(海平面上升1米)至少要50年纔會發生。又如,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有助於植物的生長,僅這一條就可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全世界的農作物都能增產,森林能加速生長。但是討論這個問題的文章很少。而說氣溫對作物生長不利的文章有一大把。炒作的原因和專業人士的職業利益有關。有些人就是靠這個喫飯的。炒得越高,收益越大。沒了這個題目,連飯碗都沒了。我不是說氣候變暖不存在,而是說有點講過頭了。

從更根本的角度看,我們無法證明現在的氣候對人類是最佳的。只不過是幾百萬年人類適應的結果。人類和生物界都有適應能力。不過需要時間。如果把當前的氣候問題看成是適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策就不是減排。當前有一派的理論就是「適應」(adaptation)。減排是「對着幹」,特別費勁。不如順著幹,加速適應

您已閱讀26%(521字),剩餘74%(14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