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選

「左右」之分可休矣

FT專欄作家布里坦:任何對政治感興趣的人都可以被貼上「左」或是「右」的標籤,但這種左右之分與其說有助於增強對問題的理解,不如說妨礙了理解。

在法國總統大選中,社會黨候選人法蘭索瓦•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主張徵收75%的邊際稅率,他無疑是一名左翼人士。但一位觀點更加偏左的對手對他構成了威脅,此人就是讓-呂克•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這位前托洛斯基派誓言要終結全球化,他還利用歐蘭德受到的猜疑大做文章——人們懷疑歐蘭德會像先前的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一樣,出爾反爾。現任總統尼古拉•薩科吉(Nicolas Sarkozy)給人的印象通常是,爲了獲得連任,什麼樣的話他都說得出。但毫不誇張的說,相對於上面提到的這些競爭者而言,薩科吉算是一名右翼人士。

顯然,如今有一系列問題和人物依然可以從「左或是右」的角度去描述。但也有許多是無法從這一角度去闡釋的。外交政策領域的干涉主義承襲了已故美國民主黨參議員亨利•傑克遜(Henry Jackson)的精神,旨在推動所謂海外國家的民主,這是一種左翼還是右翼的態度?偉大的英國自由派政治家理察•科布登(Richard Cobden)1847年時曾寫下這樣的文字:「英國在別國事務上投入了多少不必要的擔心和憂慮;我們在操心別人的問題時對情況的瞭解是何等之不足;我們集中精力處理國內事務的能力本應得到多大程度的改善。」對於說過這樣一番話的科布登,你又該做何評論?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兩人都可以歸爲中左派。不過,這樣一種分類所掩蓋的巨大差別更多地是涉及人類福祉,而不是左翼與右翼人士通常在經濟事務上的爭論。從直覺上判斷,我更想讓大衛•米勒班(David Miliband)而不是他的兄弟埃德•米勒班(Ed Miliband)擔任英國反對黨工黨的黨魁;但我懷疑,相比起與科布登的距離來說,他或許與傑克遜靠得更近。

您已閱讀36%(742字),剩餘64%(13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