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大選是展示典型的歐洲式認知失調的一個例子。所有主要候選人都已經對自己的歐洲政策做出承諾,他們要麼主張對一些問題重新談判,要麼主張捨棄某些現有的政策。這些承諾或許能吸引其各自目標市場的部分民衆,但當他們在當選總統後品著夏布利(Chablis)葡萄酒參加第一場歐盟(EU)峯會時,這些論調卻不會受到歡迎。
我們是否可以把這些表態僅僅當作選戰最激烈時的異想天開,從而置之不理?或許可以,但是我們並不能排除這樣一種可能性:政治人物在競選時,由於不受職務的種種約束,所以其言論代表真實的想法,或者說實際上代表他們心目中民衆的真實想法。況且他們或許也會認爲,至少應當嘗試兌現競選時許下的諾言。
本次大選正值歐洲一體化進程面臨困難之際。這一點應該會讓主張重新啓用法郎的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和她的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受益。但她並沒有闡述會採取強勢法郎還是弱勢法郎的政策。不過儘管歐元區當下的艱難處境讓勒龐可以大做文章,但並沒有足夠多的選民接受她的觀點。
您已閱讀26%(440字),剩餘74%(12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