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法國大選

法國當自省

法國戰略諮詢專家馬尼埃:法國總統大選的競選應關注如何恢復法國競爭力、社會流動性和機會均等,從而使法國能夠真正從全球化中獲益。但現在薩科奇和歐蘭德都還沒有拿出任何像樣的提案。

在法國政治中,歐洲曾經是一個不存在變數的問題,沒有哪個主流政黨質疑過增進歐洲一體化的好處。然而今年,這個「禁忌」被打破了。先是向總統大權發起挑戰的社會黨候選人法蘭索瓦•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表示,如果能夠當選,就會對歐元區的新財政協定重新進行談判。隨後,尼古拉•薩科奇(Nicolas Sarkozy)又宣稱法國可能退出申根(Schengen)自由跨境旅行區,還威脅採取單邊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而這種措施在布魯塞爾看來肯定是非法的。

上週土魯斯發生的殺戮,再一次激起了「法國社會已陷入包圍」的恐懼,極右翼則對這種恐懼加以利用。然而反歐洲情緒的興起,其實只是對全球化的敵意的最新「化身」,而後者一直是政治辯論中的一個基本話題。在多數發達國家,全球化都會引發關切,而在法國這種討論更是揮之不去。

每年有8000萬名遊客爲了感受法國最富盛名的「生活的藝術」(art de vivre)到法國旅行。然而法國人自己卻似乎已經失去了生活的感覺,一次接一次的民調,總會顯示他們變得越來越悲觀了。

您已閱讀27%(449字),剩餘73%(122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