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國經濟

就業問題將長期困擾美國

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按照當前的就業增速,美國到2025年纔有可能實現充分就業。爲促進就業,不論經濟是否真正復甦,政府都有必要進一步的刺激經濟。

鑑於自2007年12月經濟開始陷入低迷以來屢次出現的「綠芽」,人們對於經濟終於開始復甦的說法可能存有一些疑慮,這是可以理解的。在我看來,關鍵在於這對政策來說意味著什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對財政保守主義者提出的削減預算要求不必那麼緊張了?或者意味著美聯準(Fed)應該開始更多地關注通膨,並開始考慮加息?即便這不是許多迅速變黃的萌芽之一,美國經濟要回歸充分就業狀態,幾乎肯定需要更多的刺激。

看看美國就業市場現狀,你會發現這是一個無法避免的結論。這裏一片慘淡。在最新的美國就業報告中,達到工作年齡且有工作的美國成年人的比例僅上升了0.1個百分點,僅達到58.6%,這是自上世紀80年代初的經濟低迷以來未曾見過的水準。仍有2300萬美國人希望找到一份全職工作而不得。就業缺口——跟上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數所需的新增就業數量——爲1500萬。就業狀況尚未恢復到2008年12月的水準。男性就業率仍低於2007年2月的水準,同時,工作年齡人口大幅增加。

讓我們假設就業創造繼續保持在每月新增22.5萬個工作機會的水準。這僅比爲每月平均新增勞動力提供就業所需的數量高出約10萬個。按照這一速度,美國需要150個月才能實現充分就業,也就是13年,到2025年左右。獨立的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比較樂觀,該機構預測,美國將在2018年之前回歸充分就業狀態。

您已閱讀36%(593字),剩餘64%(10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