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已具備深化改革所需經濟資源

澳新銀行劉利剛:儘管許多社會和經濟問題依然嚴峻,但本屆政府爲進一步改革留下了大量資源,包括健康的財政、鉅額外匯儲備以及運轉良好的國有經濟體系。

3月14日,本屆政府任內的最後一次「兩會」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總理溫家寶在記者面前的這次亮相,被輿論廣泛關注。在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總理多次提及「人民」、「民生」和「改革」,而更多的行動則需要留給未來一屆政府。

儘管改革仍然有待推進,問題依然嚴峻,但本屆政府爲進一步推進改革留下了大量資源,包括健康的財政狀況、鉅額外匯儲備以及運轉良好的國有經濟體系。與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國家相比,中國的狀況事實上要好很多。

首先,總結一下本次「兩會」。本次「兩會」與過去相比,提及較多的經濟領域的辭彙是 「減稅」和「利率」。

您已閱讀17%(255字),剩餘83%(12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經濟觀察者

劉利剛,現任澳新銀行(ANZ)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主管大中華區宏觀經濟、匯率和策略研究。曾經任職於香港金管局、亞洲發展銀行學院、世界銀行和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