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在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Patna)坑坑窪窪的道路上顛簸前進時,我問司機:坐火車去德里要多長時間?「好的話15個小時,」他用英語遲疑地答道,「如果晚點,就沒準了。」
印度首都新德里有漂亮的建築,也有宏圖大志,與印度最窮的比哈爾邦形成劇烈反差,兩者之間的鴻溝似乎沒有邊界。整體而言,印度人均收入在1500美元以上,但比哈爾邦的人均收入只有436美元,比非洲國家厄利垂亞還低。比哈爾邦教育部長稱該邦學校體系「非常糟糕」。比哈爾邦警察局長稱自己管理的是「一片無法無天、混亂不堪的土地」。這就是比哈爾邦的頭面人物們說的話。
但比哈爾邦正在發生變化。不久前,印度政府正在消化這樣一個訊息:2011年最後一季度全國經濟成長率下降到只有6.1%,遠低於政府兩位數的成長率目標。而可以肯定,比哈爾邦的經濟成長率高於全國的數字。該邦去年經濟成長率爲14.5%。
您已閱讀20%(371字),剩餘80%(14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