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2012如何調結構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主要經濟指標符合市場預期。2012可能會是相對平淡的一年。調結構方面的努力和成效值得關注。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3月5號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2012年的經濟成長目標設定爲7.5%,這也是2004年以來中國首次將經濟成長目標設定在8%以下。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將2012年的通膨目標設定在4%,與去年持平。這兩項主要經濟指標均符合市場預期,表明今年的工作重心是穩中求進。

首先要澄清的是,中國政府的年度經濟成長目標通常僅具有象徵意義。以十一五時期(2006-2010)爲例,十一五規劃的年經濟成長目標爲7.5%,而政府每年提出的經濟成長目標均爲8%,但最終實現經濟成長率達到平均11.2%。 因此,年經濟成長目標通常被解讀爲一個最低目標。以今年爲例,大部分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經濟成長率會達到8-9%(摩根大通預期成長率爲8.4%)。考慮到今年全球經濟放緩和十二五規劃列出的7%的經濟成長目標,今年GDP成長目標調至7.5%在市場的意料之中。這一目標下調的意義在於宣示了中國政府調整經濟結構的決心以及對於中長期潛在經濟成長率放緩的認識。

其次,4%的通膨目標應該不難達到。導致去年通膨上升的食品價格已經趨穩,市場普遍預期今年的通膨率可以控制在4%以下。如溫家寶總理指出,這一目標考慮到了輸入型通膨因素,工資與要素成本上升的因素,也爲價格改革預留了一定空間。事實上,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於通膨問題的著墨不多,這意味著政策的重心由治理通膨向穩成長、調結構傾斜。

您已閱讀29%(580字),剩餘71%(14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