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

短線觀點:人民幣匯率「正常化」?

昨日中國下調官方經濟成長目標,之後人民幣走弱,這正是人們所期望的一種「正常」貨幣的表現。周小川暗示,目前的人民幣匯率基本上是合適的。

對美國來說,自2009年經濟開始復甦以來,中國一直代表著希望和恐懼。希望在於,中國將參與到全球再平衡過程中,增加消費和進口。恐懼在於,北京方面繼續人爲壓低人民幣匯率以提振出口,甘作一隻依附於全球成長的寄生蟲。

在華盛頓方面看來,昨日出現的一幕肯定像是倒退的一步:中國央行將匯率中間價設定在了1美元兌6.31元人民幣,這是2010年10月以來人民幣中間價單日最大跌幅。被允許在圍繞中間價的區間內浮動的人民幣匯率,如今低於年初水準。

但是,中國央行已無法隨意指定人民幣匯率的水準。資金會防不勝防地穿越中國的資本管制,對人民幣匯率產生影響。隨著資本找到更多的空子(從離岸人民幣債券或中國企業活動,到澳門的博彩),中國央行的控制有所削弱。

您已閱讀49%(313字),剩餘51%(32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