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美關係

布熱津斯基的大戰略與中美關係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劉波:中美關係歷來受國際大格局變遷影響。近日美國外交元老布熱津斯基稱美國應「平衡東方、升級西方」,其觀點值得中國密切注意。

習近平訪華,恰逢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訪華40週年。40年來,中美從相互嘗試接近到今天形成穩定關係,中間也經歷了許多次曲折,甚至危機。這些變化都與國際大環境密切相關,總體的國際氣候影響著中美關係的小氣候。例如20世紀70年代的美蘇全球競爭、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蘇聯-東歐陣營解體、2001年的9•11事件,都對中美關係走向造成了決定性影響,甚至構成中美關係史上的標誌性時刻。因此探討中美關係前景,不可不考慮國際大格局的變遷。

美國學者小約瑟夫•奈將2001年的9•11事件稱作美國的警鐘,它打破了一個洋溢著繁榮和「歷史終結」氣氛的時代,幾場戰爭紛至沓來,數年後爆發的金融危機更是加劇了美國及西方的困境。小布什政府發動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不但未實現預期的速戰速決的願望,反而讓中東變得更不穩定,甚至損及美國與盟國的關係。外部危機影響美國國內民心走向,導致2008年歐巴馬的上臺。

歐巴馬政府在伊拉克採取先增兵後撤出的政策,在阿富汗也有嘗試多種出路的跡象,對伊朗政策亦在思慮之中,甚至不排除美伊和解的可能(如謂不可能,可參考1972年尼克松訪華的突然性)。這些舉措都減輕了小布什政府對外政策帶來的損害,並鞏固了西方陣營內部的團結,從而對美國整體國家利益有利。

您已閱讀22%(524字),剩餘78%(18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