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FT社評:習近平「亮相」之旅

美國本週以前所未有的高規格接待了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鑑於習預計將在未來十年領導中國,歐巴馬的「投資」顯得明智。但禮節除外,中美在實質性雙邊議題上進展有限。

如果以外交禮儀來評判一次訪問的話,那麼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有理由對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待客技巧感到滿意。美國本週爲10個月後會接替胡錦濤出任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鋪上了最豪華的紅地毯。歷史上,還從未有一位中國國家副主席在訪美時享受過19聲禮炮或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總統會晤的待遇。然而,先前也沒有哪位中國領導人面臨在自己任期內,中國經濟可能超過美國的局面——習近平預計將領導中國至2023年。因此,歐巴馬是在明智地預先「投資」於一段未來世界中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有關禮節的討論到此爲止。就實質而言,這兩個戰略競爭對手分歧巨大。無論是貿易赤字的持續成長——去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達到創紀錄的2950億美元,還是中國上週否決聯合國關於敘利亞問題的決議草案,兩國間的分歧越來越多。三年前,歐巴馬對中國的首次訪問頗有些尷尬,他基本上是向中國推銷了「G2」概念,希望兩國攜手解決全球問題,結果遭到了拒絕。如今,在中國鄰居們的需求和美國自身戰略思考的雙重推動下,更爲老練的歐巴馬正在實施「重點轉向亞洲」的戰略。

關於這次訪問的背景就交代到這裏。本週的交流會改善兩國間關係嗎?這樣想或許是期望太高了。歐巴馬特別批評了中國壓制異見人士,以及與北韓和伊朗等國保持密切關係的做法。他還抱怨了中國日益增多的侵犯智慧財產案例和持續低估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當然,歐巴馬精心修飾了他的措辭,就好像會見當天,白宮點綴著情人節的紅玫瑰一般。

您已閱讀48%(616字),剩餘52%(6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