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李純途

李途純:被剝奪與被釋放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吳曉波:李途純的釋放僅僅是一個僥倖——他的「無罪」恰恰是建立在對手「有罪」的前提之下,對雙方而言,這都是一場「法罪錯位」的殘酷遊戲。

2月14日,中國的民營企業界收到了一份「情人節禮物」:湖南太子奶集團的創辦人李途純被宣佈無罪釋放。

所有的「禮物」都有代價。李途純的代價是:被超期羈押15個月,名譽及身心都遭到摧殘,從太子奶徹底出局,親舅舅自殺。而這樣的結局,被認爲是「最好」的。

在李途純之前,曾有很多「前輩」有過極其類似的經歷,比如江蘇鐵本的戴國芳、廣州健力寶的李經緯、廣東三九的趙新先、日照鋼鐵的杜雙華、東星航空的蘭世立,他們中的一些人有過比李途純更爲不堪的結局。這份名單是如此之長,以致於讓當代企業史始終無法揮去悲涼的底色。

您已閱讀16%(247字),剩餘84%(12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中國公司觀察

中國企業是是非非、磕磕絆絆、浮浮沉沉。 作者吳曉波,1968年出生,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常年從事公司研究,其著作《大敗局》被評爲「影響中國商業界的二十本書」之一,《激盪三十年》被評爲「2007年度中國最佳商業圖書」。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