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

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留給西方

臺灣媒體人、汕頭大學傳播學院教授楊艾俐:西方人也已經在反省他們的生活方式了,中國人不妨在這方面發揮民族主義,堅持人與自然共榮的哲學和清靜簡樸的生活。

不久前,FT中文網發表一篇《亞洲人的「資本主義空想」》。這篇文章分析說,亞洲各國以現有資源,很難在不破壞地球環境的情況下,享受西方生活方式。

當我看到這個標題,再看到作者是個西方人時,就推斷出,讀者評論一定洶湧如潮,果真如此。讀者幾乎一面倒反對作者論點。不外是「西方人享受的,中國人爲什麼不能享受」,「西方人已經喫飽了肉了,現在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和印度人,要喫肉是不可以的」,乃至更激烈的,如「表現了西方人對西方無恥歷史的掩飾和對世界今日現實的虛僞。甚至是對落後國家和社會的赤裸裸的毫無廉恥的歧視。」

我覺得,中國人必須改變這種「被迫害」心態,也不必動輒用「陰謀論」來衡量外人的評論。中國崛起必將攫取世界目光,謗譽亦隨之而來。就如美國一舉一動在國外總是譭譽參半(多是毀遠多於譽),這是大國的「沉重」,不可避免。

您已閱讀20%(354字),剩餘80%(13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