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歐元區

歐元區危機沒有化解

FT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歐洲央行使歐元區免於心臟病發作,但歐元區成員國面臨著漫長的康復期,「財政飢餓療法」只會使情況雪上加霜。

經濟決策者眼下的情緒比兩個月前樂觀,這主要是因爲他們相信:歐洲央行(ECB)在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的英明領導下,已經化解了歐元區出現金融崩盤的風險。正如倍受尊敬的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行長、德拉吉在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的繼任者馬克•卡尼(Mark Carney)在達佛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所言:「歐洲將不會發生雷曼式的事件。這一點十分關鍵。」

自從歐洲央行去年12月啓動3年期的長期再融資操作以來,義大利和西班牙銀行的信用違約互換價差均有所下降。一些虛弱的國家與德國之間的國債息差也有所收窄。

這是否意味著歐元區危機結束了呢?絕非如此。歐洲央行使歐元區免於心臟病發作。但歐元區成員國面臨著漫長的康復期,而主張對身體虛弱的病人採取「財政飢餓療法」纔是對症下藥的觀點,更是令情況雪上加霜。

您已閱讀17%(383字),剩餘83%(18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