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5日自河北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開幕後,2012年中國地方「兩會」陸續拉開大幕,從8日到13日,中國有20餘個省份集中召開地方「兩會」。從地方「兩會」中傳遞出的資訊顯示,多個地區一改以往「以GDP快速成長爲綱」的發展思路,部分經濟大省甚至下調了2012年GDP成長目標,以往備受關注的GDP成長目標正在逐步被淡化。
經濟總量居前的廣東頗具代表性,「十二五」時期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生產總值年均成長8%以上。8%低於廣東「十一五」GDP成長9%的預期目標,更低於「十一五」期間12%的實際年均增速。上海和北京也不約而同將2012年經濟成長目標定在8%,均低於兩地「十一五」期間年均11.1%和11%的經濟成長率。
回顧歷史,從1985年國務院批准建立國民經濟覈算體系,採用GDP對國民經濟進行覈算以來,這個指標就成爲衡量經濟建設成果、考覈政府官員政績的不二選擇。隨著中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GDP這一概念被不斷的炒作、包裝和狂熱崇拜,「唯GDP論」的提法在各地都甚囂塵上。人們不禁要問,爲何GDP不再是政府的寵兒?GDP被看淡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深層次的原因?
您已閱讀25%(479字),剩餘75%(14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