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

NGO從業者甘苦談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翟明磊:爲什麼中國政府一再聲稱大力發展公益事業,而非政府組織的從業人員卻對自身的生存狀態有諸多抱怨?

「郭美美」事件讓人們對中國公辦公益產生質疑。那麼中國民辦公益機構的從業者又處於怎樣的生存狀態中呢?一位在中國做NGO的朋友把自己的感受描述爲:「我像玻璃房裏的蒼蠅,眼前一片光明,卻沒有出路。」 爲什麼中國政府一再聲稱大力發展公益,NGO從業人員卻有這樣的感受?

婆婆們難對付

「熱愛家園」是上海的一個志願者自發組織,公益項目多在各省城鄉,經過長年的努力,終於從民間的「非法」組織成爲合法社團,於是有了兩個婆婆。按中國現行NGO管理體系,主管機構是上海閘北區團委,登記管理機構是上海閘北區民政局。「熱愛家園」已數年沒有通過民政局的年檢,理由很荒唐:他們要求「熱愛家園」五個理事,都必須工作生活在閘北區。熱愛家園有一個青海高原「帳篷小學」項目也因此被判定爲違規。在閘北註冊,社團活動則必須全部在閘北區。這些規定不僅鎖住了志願者的行動,也鎖住了志願者的心。

您已閱讀38%(373字),剩餘62%(5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