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歐元區

歐洲前途繫於法德關係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德國在歐債危機中佔據主導地位,這實際上標誌着問題重新回到了法德關係上。德國必須要學會領導,法國則必須學會追隨。

德國必須要學會領導,法國則必須學會追隨。兩國都會發現這是一段令人痛苦的過程。德國的統一永久性地改變了歐洲的遊戲規則。人們通過此次歐元危機,清楚地認識到了這種改變帶來的殘酷影響。

人們不得不對德國總理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感到些許同情。默克爾因置身事外的態度和強勢的領導作風而備受指責。一分鐘前,人們還指責她在歐元陷入水深火熱之際袖手旁觀,一分鐘後,又指責她爲紓困歐元制定日耳曼式的苛刻條款。這些批評聲音不斷提醒著我們,對歐洲而言,德國總是太大了。

既然德國非常明顯的是主導力量,那麼新出現的德國問題關係到,歐洲——不管是歐盟(EU)還是一體化程度更高的歐元區——能否達到一種新的平衡。這實際上標誌着問題重新回到了法德關係上。德國帶著幾分猶豫和幾分急躁承擔著領導人的職責,法國則會強烈牴觸追隨者的角色。

您已閱讀18%(359字),剩餘82%(15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