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希望重新參與亞洲事務並不令人意外。畢竟,正如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在夏威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論壇時所言,這是一個大有作爲的地區。亞洲地區的平均成長率在7%以上。隨著歐洲陷入危機和國內成長乏力,美國希望利用亞洲市場,來實現歐巴馬出口翻倍和創造就業的目標。
在因中東地區而「分心」十年之後,美國政府的「重心」轉向亞洲——這是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的原話——表明美國已經意識到了亞洲地區的崛起。美國在戰略和經濟層面重新參與亞洲事務,將受到普遍的歡迎。但這裏也存在挑戰,甚至是風險。美國政府要想把事情做好,將需要一些手腕。
美國的主要貿易舉措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歐巴馬希望在2012年底前,9個正在磋商的國家(如果可能的話,再加上日本)能夠簽署「下一代」貿易協定。TPP有望包含政府採購和智慧財產保護等非關稅事宜。鑑於農民們的強烈反對,讓日本簽署一項重大協定將極爲困難。然而如果沒有日本,TPP將是一個「大雜燴」,把汶萊、祕魯、越南和澳洲等不同類型的國家拼湊在一起。
您已閱讀51%(481字),剩餘49%(4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