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應重視房價大跌風險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如果中國房價下跌,與房地產相關行業的風險將浮出水面,首先暴露的將是地方投融資平臺的風險,其它與房地產相關行業的貸款,也將逐漸成爲銀行壞帳。

前任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卸任後,繼續爲自己的房價下跌但銀行風險可控論辯護。

10月19日,劉明康在CEO組織峯會上講話時表示,中國銀行業可以承受抵押品下跌40%;11月11日,劉明康表示,房價下跌50%,銀行的貸款覆蓋仍能達到100%,雖然利息不能收回,但本金沒有問題。

劉明康在金融風險管制上的執著,不能掩蓋他在資本與貨幣整體關聯性上的盲點。

您已閱讀8%(169字),剩餘92%(18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場的邊界

葉檀,經濟領域的市場派,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2000年左右走出書齋,到報社撰寫經濟類評論,迄今爲止已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文章,偶爾在電視臺財經頻道客串點評經濟新聞,也出版過歷史方面的書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