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佔領華爾街

華爾街如何重塑形象?

歐本海默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韋博曼:一走出辦公室,「佔領華爾街」抗議者們的擊鼓聲便傳入我的耳中。抗議已經一月有餘,抗議者的帳篷仍沒有撤去。

一走出我位於曼哈頓下城的辦公室大樓,「佔領華爾街」抗議者們的擊鼓聲便很快傳入我的耳中。距離抗議開始已經過去了1個月,抗議者們紮在距離我辦公室幾個街區之外的祖科蒂公園(Zuccotti Park)裏的帳篷仍沒有撤去。不斷惡化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在政治方面的影響已經波及紐約街頭,並向世界其他城市蔓延。自金融危機爆發、經濟轉衰以來,評論家和政界人士一直在利用我們的困難處境,推行一些在經濟景氣時期多半會暫緩推行的措施。正如流行歌曲作者史蒂夫•斯蒂爾斯(Steve Stills)關於上世紀60年代中期民衆抗議活動的描述:他們「大多會說『爲我們的觀點歡呼』」。那麼,他們的觀點究竟是什麼?

有一天我在紐約一家餐館(我的最愛之一)喫飯時,鄰桌坐著一位剛下「戰場」的抗議者。經濟風暴顯然沒怎麼影響到這位抗議者——他還有錢在這樣一家不錯的餐館裏用餐。這位抗議者告訴我,其實他壓根兒不知道該採取哪些措施。他只是感覺事情越來越糟,想要提高辯論的熱度,期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轉機。人人都說「佔領華爾街」運動宗旨渙散,而這位抗議者的話是我聽過的對此的最佳總結。

從本質上來看,金融的目的是在那些手裏有餘錢的人和那些能夠用錢創造效益的人之間建立聯繫。若利用得當,金融能夠爲退休人士提供養老金,鞏固新興市場的成長態勢,並支持高科技公司發展——這次抗議者們能夠瞬間集合到一起,就得到了科技的幫助。運轉良好的金融體系對於經濟成長至關重要。投資於那些有價值的項目,可以創造出人力資本和有形資本,爲經濟成長提供動力,並提高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準。

您已閱讀40%(659字),剩餘60%(10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