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佔領華爾街

「佔領華爾街」不理性

美國天普大學金融學助教授張玉昭:「佔領華爾街」擴散全美, 參與或者同情者或爲年輕學生、失業者等典型美國左派羣衆。將矛頭對準華爾街,或忽略美國如今的政策市格局。

「佔領華爾街」運動迄今已經三星期了。開始兩星期聲勢並不大,和美國其他小規模的遊行示威沒有多大區別;伴隨著10月1日布魯克林大橋上的遊行及其後紐約警察大規模逮捕數百示威者,把這一受到阿拉伯之春精神啓迪的示威運動推到了前臺,引起了多方關注和討論。

「佔領華爾街」運動沒有明顯的統一領導,靠著Facebook或是其他草根運動發起號召。現在已從紐約擴散到了全美各個大城市。10月8日,筆者路過本地市政廳,看到很多示威者,周圍有很多警察維持秩序。多數示威者只是安靜地站在那裏,手裏舉著自制標語牌。有些向着過往得車輛招手,希望引起開車人注意;有的在和路人搭訕,宣揚他們的主張。

我穿過人羣,走進教室,只見白板上幾行大字:Banks Fail, Love Never(銀行倒閉,愛永不會);Skip Classes, Occupy City Hall(翹課去佔領市政廳)。學生們也在各抒己見,有幾個學生表示很支持這個運動,而一個朋友上星期給我發短信,說他要去親自參加示威。

您已閱讀19%(427字),剩餘81%(18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