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CMRC朗潤經濟評論

2011諾獎屬於宏觀經濟學

中央財經大學黃志剛:2011年諾貝兒經濟學獎獲獎者,薩金特和西姆斯所提理論和技術看似理論性很強,但爲觀察經濟規律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效工具。

2011年10月10日,一年一度的代表經濟學最高榮譽的諾貝兒經濟學獎兩位得主揭曉,他們分別是來自紐約大學的托馬斯•薩金特教授(Thomas J. Sargent)和普林斯頓大學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教授(Christopher A. Sims)。諾貝兒委員會稱,將該項大獎頒發給這兩位學者是由於他們對宏觀經濟中的因果關係和影響所做的經驗研究的傑出貢獻。

薩金特教授1943年生於美國加州,西姆斯教授1942年生於美國首都華盛頓。1968年兩人同獲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隨後,薩金特相繼在賓州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史丹佛大學、芝加哥大學和紐約大學任教。而西姆斯則相繼在哈佛大學、明尼蘇達大學、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任教。這兩位學者的研究領域集中在宏觀經濟學,主要關注宏觀經濟中的經濟波動問題。其中,薩金特是理性預期學派的領袖人物,他在宏觀經濟模型中預期的作用、動態經濟理論和時間序列分析等領域頗有建樹。西姆斯的貢獻主要集中在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和應用宏觀經濟學等領域。

預期革命——如何理解宏觀經濟政策?

您已閱讀17%(448字),剩餘83%(21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CMRC朗潤經濟評論

《CMRC朗潤經濟評論》專欄由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CMRC)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獨家提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隸屬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負責主辦「中國經濟觀察」季度報告會和定期發佈有關宏觀經濟的「朗潤預測」等項目,擁有一支長期關注宏觀經濟態勢的著名教授團隊。他們將輪流執筆撰寫這個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