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全球衰退之際的中國外交選擇

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榮譽教授鄒至莊:面對全球經濟衰退,中國當採取什麼外交措施,讓「世界新領袖」的稱號更名副其實?也許可以從幫助歐洲擺脫債務危機開始。

最近我參加了普林斯頓大學一個題爲「美國金融危機之後的中國外交政策」的公開講座,演講者爲普林斯頓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的一位著名教授。該教授在外交部門任職一段時間後,又重歸學術研究。講座談及漁船事件後中國政府對日本政府採取的強硬態度,以及近期在南海與越南等鄰國的領海爭端。

演講者認爲,中國作爲世界主要國家之一,在制定此類外交事件的對策上仍然缺乏經驗。中國的經濟發展如此之快,新的挑戰是如此巨大,一些政府官員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中國的外交政策又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門所制定,這方面亟需適當的協調和更強有力的領導。對於「世界的新領導者」這一地位,中國也需要時間不斷改進自身使其名副其實。

中國奉行所有國家一律平等的基本外交政策,並真心希望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這一原則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和讚賞。相反地,美國政府卻以老大哥的姿態凌駕於許多小國之上,強力推行自己的價值觀。有人問,在此次經濟衰退中,中國作爲領導者到底能出臺什麼政策?我想以中國目前的經濟實力和資源,更準確的說法是,中國應當如何有效地利用資源來幫助其他國家?

您已閱讀44%(452字),剩餘56%(5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