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歐元區

歐洲財政誰來管?

比利時前首相伏思達:不管希臘困局結局如何,眼下歐元乃至歐盟的前途都岌岌可危。要走出危機,除了快步朝建立一個財政聯盟的方向邁進以外,別無他法。

不管當前希臘困局結局如何,眼下有一點很明顯:歐元乃至歐盟(EU)的前途都岌岌可危。要走出危機,除了快步朝著建立一個財政聯盟的方向邁進以外,別無他法。

面對真空,各成員國求助於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或者法國與德國的雙邊峯會——這場危機攸關德法的既得利益。然而,歐洲理事會並不適合扮演這樣的角色,也無力制定一項有關未來前途的計劃和藍圖。相反,眼下必須由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一項新的全球性綜合計劃,用於戰勝危機。

考慮到希臘公共財政狀況,這項計劃首先必須對歐洲金融穩定安排(EFSF)加以重新審視。EFSF目前受制於反歐洲抗議活動,因爲有關撥發資金、救助有需要國家的決策,都必須經過各國議會的批准。這種要求一致通過的做法,最終將扼殺這項機制,因此有必要成立一隻採取多數表決制的新基金取而代之。同時必須爲這隻基金提供充足資金,以便讓市場對歐元區的流動性狀況感到放心,並用於重整歐洲銀行的資本結構。

您已閱讀38%(423字),剩餘62%(7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