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愛丁堡,有一次父親帶我去看最後一班有軌電車繞行普林西斯街。市長大人站在車上向人羣揮手,有軌電車就這樣成爲了歷史。第二天,工人開始卸除鐵軌。50年後,鐵軌重新鋪設,只不過最近愛丁堡市議會決定,放棄重開有軌電車的計劃。
還有一次,父親帶我去了普林西斯街東頭的國家紀念碑。按照原計劃,要複製一個帕臺農神殿(Parthenon),俯視愛丁堡新城,以彰顯拿破崙戰爭結束後市民們的欣喜之情。不幸的是,市民們的欣喜之情沒有預想的那樣強烈。
幾根孤零零的柱子(俗稱「愛丁堡之辱」),自1830年資金耗盡之時起,就一直矗立在那裏。用於有軌列車的資金也已耗盡。從愛丁堡機場到距離市中心有一段距離的Haymarket之間未完工的電車鐵軌,將成爲愛丁堡的第二個恥辱。
您已閱讀23%(324字),剩餘77%(10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