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計劃今夏乘坐廉價航班出行,你會發現,最終的賬單其實根本不那麼「廉價」。不僅會有行李費、付款手續費,甚至還會有登機費——這些額外費用已引發英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Which?的強烈投訴,並促使英國公平貿易辦公室(Office of Fair Trading)採取相關行動。
另外,你是否曾絞盡腦汁想讀懂你的手機賬單?買過幾乎跟印表機一樣貴的墨盒?你是每年都在某個保險比價網站上填一遍個人資訊,還是無所謂地接受自己現有保險毫無競爭力的續約條款?你用過酒店裏的網路服務或喝過房間小冰箱裏的飲料嗎?你是否曾目睹過某個房貸標出的誘人利率恢復成標準的可浮動利率?
產品很複雜,消費者又沒有多少時間。他們進行選擇的時候,只重點關注幾個大項價格和主要特性,因此商家競爭的重點也放在這幾大項價格和主要特性上面。基礎經濟學教導我們,當競爭導致價格與成本一致時,市場最爲有效。然而,在如上述這些市場中,競爭卻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整體而言,商家不一定獲得超額利潤,因爲競爭已迫使主要特性對應的價格降至無利可圖的水準。沒有人能夠真的「免費」提供一部手機給你,或是以99便士的價格讓你飛往布拉迪斯拉發(Bratislava,斯洛伐克首都——譯者注)。
您已閱讀34%(510字),剩餘66%(9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