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聯準

伯南克已錯失良機

FT專欄作家克魯克:伯南克大概一直在讀英國《金融時報》,他聽從了本報一些撰稿人的建議,沒有提出新一輪定量寬鬆計劃,這真是令人遺憾。

大概美聯準(Fed)主席班•柏南奇(Ben Bernanke)一直是英國《金融時報》的讀者。上週,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邁克爾•伍德福德(Michael Woodford)和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Mohamed El-Erian)爲本報撰稿,極力勸說伯南克不要在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會議上(人們對他的講話可謂翹首以盼)提出第三輪資產購買計劃——即所謂的定量寬鬆政策。(在這方面)伯南克聽從了他們的建議。上週五,伯南克在會上表示,美聯準將保留選擇的開放性,但他壓根沒有提及第三輪定量寬鬆(QE3)。每年,美國都會在懷俄明州的傑克森霍爾舉行央行行長會議。

這真是令人遺憾。我猜伯南克也會同意我的說法。修正後的數據顯示,遲緩的美國復甦甚至比人們之前預計得還要慢,而這要求政府實施新一輪貨幣刺激。可問題在於,伯南克必須要說服美聯準決策委員會中持不同意見的成員。面對越來越大的政治阻力,他還必須要向全國民衆解釋這項政策——根據美聯準當前的介入條件,這樣做的難度很大。

爲何英國《金融時報》那些受人尊敬的懷疑者會反對新一輪定量寬鬆舉措?伍德福德教授提出了兩大反對理由。首先,他認爲,如果規模有限,QE3對刺激需求幾乎不會起到什麼作用;其次,讓美聯準「迴避更加明確地闡釋其未來政策目標的要求」,將弊大於利。

您已閱讀30%(589字),剩餘70%(13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