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寬鬆

FT社評:不要指望QE3

人們最大的問號是,美聯準主席伯南克會不會再度祭出他2010年的招數,宣佈新一輪資產購買,即第三輪量化寬鬆(QE3)?其實,有沒有QE3,可能不會產生太大的不同。

美聯準(Federal Reserve)主席班•柏南奇(Ben Bernanke)可能不會早早就寫好自己的講話稿,否則他現在肯定會撕掉自己爲本週五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各國央行行長會議擬定的初稿。市場的劇烈波動,反映出人們的經濟預期在過去幾個月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策制定者的各種考慮也隨之有了很大改變。

衆人腦海中有一個問號揮之不去:伯南克會不會再度祭出他在2010年的招數,宣佈美聯準將啓動新一輪資產購買,即第三輪量化寬鬆(QE3)?按照伯南克爲前兩輪QE提供理由時所使用的邏輯,過去6個月期間經濟急劇減速,說明現在是採取更多行動的好時機。美聯準相信,就降低長期利率而言,前兩輪資產購買行動起到了作用。

但尚不清楚的是,前兩輪QE爲經濟復甦做出了多大貢獻?更多QE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防止經濟停滯?長期利率水準已經很低。進一步降低此類利率,將主要惠及那些已獲得信貸的人——大公司和借了抵押貸款的家庭。而這兩個羣體並沒有顯示出想要增加支出的任何跡象:家庭正忙於降低槓桿率,企業則樂於囤積資金。

您已閱讀50%(454字),剩餘50%(4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