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債務危機

歐洲央行必須出手

比利時魯汶大學教授保羅•德•格勞威:只有存在一家願意充當最後貸款人的央行,主權債券市場間的危機才能停止。唯一能扮演這一角色的就是歐央行。

歐元區債務危機的蔓延之勢似乎無可阻擋。隨著市場對於上月希臘紓困方案將不足以阻止歐洲財政問題惡化的擔憂加劇。上週,投資者將義大利和西班牙兩國債券的收益率都推至新高。如果歐洲央行(ECB)不迅速採取行動,這將會成爲一個帶來災難性後果的蔓延過程。

我們爲什麼會面臨以上問題?一個貨幣聯盟中的政府債券市場有著與生俱來的脆弱性。歐元區國家其實是在用一種「外幣」發行債券,而它們對於這種貨幣並沒有真正的控制權。因此,它們無法向債券持有人保證:債券到期時有足夠的流動性用於償付。然而,發行本幣債券的國家,卻能夠保證一直都有充足的現金,因爲它們總是能夠迫使中央銀行創造出貨幣。而一家央行能夠創造出的貨幣金額是沒有上限的。

這種處境使貨幣聯盟中的債券市場更易於受到危機蔓延的影響,這與銀行系統十分相似。如果一家銀行出現償付力問題,儲戶就會開始懷疑自己銀行的償付能力,並因此爭相提出存款轉爲現金。當所有人都同時採取這種做法時,銀行的現金就不再充足。銀行體系的這種不穩定性,已通過授權中央銀行充當「最後貸款人」得到解決,而這種解決方案最妙的一點在於:只要儲戶相信這種機制是存在的,就極少需要真的動用這種機制。

您已閱讀36%(491字),剩餘64%(8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