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國經濟

美債談判背後的戲碼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劉海影:美國債務上限僵局反映了共和、民主兩黨在治國理念上的根本分歧。但中國無需過分擔心外儲投資價值,而更應該擔心美國經濟轉弱、貿易逆差收窄對中國出口帶來的挑戰。

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圍繞是否以及怎樣提高債務上限,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爭鬥。毫無疑問,在這場大戰中,雙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都想力爭爲明年總統競選打好前哨戰,但更加基本的,仍舊是雙方在治國理念上的根本分歧。

當美國總統歐巴馬與衆議院共和黨領袖貝納之間的談判破裂時,歐巴馬一臉沮喪與怒意地來到記者面前指責貝納:「不明白他怎麼會拒絕這樣的開價」。不過,貝納的反駁同樣有力。他指責歐巴馬總統心繫明年大選, “6個月前他來要走了一張空白支票,現在,又來要第二張。這絕不可以接受。」

與之對應,貝納的方案將提高債務上限劃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提高約9000億美元,同時要求削減約10000億美元支出;第二階段提高債務上限1.6兆美元,但必須與長期債務計劃聯繫在一起。

您已閱讀18%(326字),剩餘82%(14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