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臥底經濟學家

社交網路行銷難?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Twitter上90%的貼文都從未被轉發過,而剩下的那10%中,大部分也僅僅是被直接關注者轉發,而不會被關注者的關注者再轉發。

1948年,美國傳播學者哈羅德•拉斯韋爾(Harold Lasswell)將媒體傳播學研究的目標定義爲:「誰(who)對誰(to whom)通過何種管道(in what channel)說了什麼(say what),並取得了何種效果(with what effect)」。可研究人員碰到的難題在於,在拉斯韋爾提出該理論五六十年後,這一目標仍然基本上不可能實現。

眼下,這種情況或許正在改變。在線社交網路產生了大量有關「誰對誰說了什麼」的資訊。目前,經濟學家、電腦科學家和社會學家正試圖從這些社交網路中,爲一些由來已久的問題尋找出答案——而最令人翹首以待的答案,莫過於如何生成必然能成功散播的資訊。

因此,你該怎樣製作一部完美的影片、或是寫一本完美的書、又或是在Twitter上發一條完美的貼文,以求它能最大限度地流行開呢?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和Yahoo研究院(Yahoo! Research)的數理社會學家鄧肯•沃茨(Duncan Watts)給出了答案——但這些答案聽起來恐怕會讓人有些洩氣。他說:「我一直利用社群媒體推廣我的書。但這純粹是在浪費時間,幾乎沒造成任何影響。」

您已閱讀29%(502字),剩餘71%(12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臥底經濟學家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他撰寫兩個欄目:《親愛的經濟學家》和 《臥底經濟學家》。他寫過一本暢銷書也叫做《臥底經濟學家》,這本書已經被翻譯爲16種語言,他現在正在寫這本書的續集。哈福德也是BBC的一檔節目《相信我,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他同妻子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