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張曙光:保障房或推高中國地方債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張曙光:中國發改委近日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爲保障房籌資。在地方政府債務已是高企之際,這隻會讓債務膨脹有了更名正言順的理由。

(編者按: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近來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曙光7月19日在天則經濟研究所主辦的一場宏觀經濟形勢報告會上談及此問題,並回答了包括FT中文網在內的媒體的提問。我們特將張曙光其發言及問答中涉及地方政府債務的部分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6月27日,國家審計署發佈《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該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107174.91億元,佔GDP的27%。其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67109.51億元,佔62.62%;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或有債務23369.74億元,佔21.80%;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其他相關債務16695.66億元,佔15.58%。至此,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第一次有了權威的官方數字。

這一權威數字既有可信之處,又有可質疑之處。據審計署官員介紹,今年上半年,審計署派出4.13萬名審計人員,歷時三個月,對187.36萬筆地方政府性債務逐筆、逐項進行了審計,工作深入細緻,因而結果是可信的。

您已閱讀17%(454字),剩餘83%(22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