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文網編輯
《對於教養,我已經沒有奢望》這篇文章清晰地透露出作者的情緒歷程:被誤解、被謾罵,而後憤怒,而後悲鳴,而後無奈,最終走向「不奢望有教養」的虛無主義和犬儒主義。我對作者持「同情之理解」與「理解之同情」。但是將周立波的問題上升到「言論權利及其底線」和「成功壓倒是非」,未免有些過度闡釋。
您已閱讀13%(147字),剩餘87%(10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FT中文網編輯
《對於教養,我已經沒有奢望》這篇文章清晰地透露出作者的情緒歷程:被誤解、被謾罵,而後憤怒,而後悲鳴,而後無奈,最終走向「不奢望有教養」的虛無主義和犬儒主義。我對作者持「同情之理解」與「理解之同情」。但是將周立波的問題上升到「言論權利及其底線」和「成功壓倒是非」,未免有些過度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