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概念股

Two-tier structures and ‘tunnelling’: taboo for most but fine in America
中國公司到美國鑽空子?


人們往往認爲,美國市場監管嚴格,企業治理強於新興市場。情況並非如此。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多在開曼群島或英屬維京群島等地註冊,利用當地法律逃避監管。

When markets soar and investors are making money, concern about corporate governance wanes. Come the crash, failures of stewardship are exposed and investors wake up again. Recent alleged frauds at Sino Forest and other Chinese companies listed in North America follow this pattern.

當市場飆升,投資者賺錢的時候,人們對企業治理的擔憂就會減弱。當市場暴跌,企業治理失敗曝光的時候,投資者會再次醒悟過來。最近嘉漢林業(Sino Forest)以及在北美上市的其它中國公司遭遇的欺詐指控就遵循著這種模式。

您已閱讀8%(390字),剩餘92%(44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