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希臘

主權債務的拉美經驗

前阿根廷央行行長普拉特-加伊:歐洲金融穩定安排應轉變爲歐洲主權債務重組機構,對希臘現有債務進行重組,並給予它足夠的寬限期以重振旗鼓。

歐洲正緩慢但確定無疑地墜入拉美國家在上世紀後半葉一而再、再而三墜入的同一陷阱。有關當局越是努力避免貨幣危機、銀行業崩潰和主權債務違約,這些災難就越有可能降臨。我們從拉美的經歷中汲取到的一條教訓是,零敲碎打式的拖延時間戰略,最終總會導致更糟糕的結果——而且幾乎總是所有可能結果中最糟糕的一個。

與新興市場和國際金融機構過去上演的二重奏一樣,希臘和歐盟當局也一直在堅持一種不可持續的拖延時間戰略。這會在債臺高築的國家造成持久的衰退、引發日益嚴重的動盪,並讓其它歐盟國家背上更爲沉重的財政負擔、削弱這些國家的民衆對紓困行動的支持。這會增加、而不會降低希臘最終違約並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以及債務危機在整個南歐進一步蔓延的可能性。

改述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話說,希臘無法解決的債務問題已不再是希臘的問題。在希臘的未償主權債務中,有將近60%由歐洲金融穩定安排(EFSF)、歐洲央行(ECB)和其它歐洲國家的銀行持有,這部分的總額約爲2000億歐元。歐洲貨幣聯盟的守護者們現在已被希臘納稅人綁架。

您已閱讀29%(462字),剩餘71%(11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