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CMRC朗潤經濟專欄

「中國模式」的進出口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餘淼傑:按道理,人口衆多的中國應主要出口勞力密集型產品。但事實上中國出口最多的不是衣服和鞋,而是交通運輸設備和機械產品。爲什麼?

如果說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一個獨特的「中國模式」的話,中國的出口是否也有與衆不同之處?中國外貿的發展速度相對於GDP的成長速度來講,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國的出口增速之快全球首屈一指。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出口佔全球出口比例不到1%,出口值排名第34位。到今天,中國出口佔全球出口約10%,高居榜首。

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出口比2008年的歷史高位下降了16%,本來無望從全球第二大出口國的位置上晉級。但無獨有偶,德國受危機拖累,出口更是銳減。這樣,中國就在2009年坐上了商品出口第一大國的交椅。

那麼,中國出口有沒有一個獨特的「中國模式」呢?

您已閱讀11%(277字),剩餘89%(23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CMRC朗潤經濟評論

《CMRC朗潤經濟評論》專欄由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CMRC)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獨家提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隸屬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負責主辦「中國經濟觀察」季度報告會和定期發佈有關宏觀經濟的「朗潤預測」等項目,擁有一支長期關注宏觀經濟態勢的著名教授團隊。他們將輪流執筆撰寫這個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