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霍特(Mary Holt)說自己曾在工作中贏得了「出衆、有創造力和善於與人交往」的評價,這樣的評價對她在一家廣告公司擔任客戶經理的職業生涯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她工作效率高,也受到了同事和高階主管的喜愛。
然而同事們對她隱祕的痛苦卻毫不知情。「我的情緒時而高漲時而低落,」她講述道(她要求使用化名)。「在去見朋友的路上,我可能一開始還興高采烈走在大街上,但是再走兩個路口就可能陷入『我應該自殺』的感覺中無法自拔。」在情緒興奮時,她會感覺自己「觸碰到了上帝之手」,忽而覺得自己能夠治癒癌症,忽而又開始計劃去好萊塢發展。她管理這種躁狂週期的方法是自我用藥,尤其是安定(Valium)。在低潮期,她會努力通過與自己談判達成和解來度過每一天:「我要是能挺到散會,就散會後再自殺。」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世界有四分之一人口在一生中的某個階段,會受到精神障礙或神經障礙困擾」。去年世衛組織發佈了一份關於精神衛生的報告,這份報告稱「絕大多數受到精神衛生問題困擾的人們希望能夠就業,但恥辱、歧視和專業經驗的缺乏使他們無法如願以償」。
您已閱讀19%(461字),剩餘81%(19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