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量化寬鬆

蟄伏中的QE3

Guggenheim Partners首席投資官邁納德:如果價格壓力緩解,就業復甦依然緩慢,且財政困境加劇,美聯準就可能啓動QE3。

1958年,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約翰•肯尼思•加爾佈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希望找到一個術語,描述那些人們廣泛持有、道理上說得通卻存在本質缺陷的觀點。在定義這些廣爲傳播的錯誤觀念時,他寫道,「今後我會把這些觀點稱爲傳統智慧。」

作爲一名資產管理人,我向來把傳統智慧看作是通往糟糕投資的最可靠途徑。我們甚至可以把華爾街的那句老話改成:牛市能賺錢,熊市能賺錢,但傳統智慧卻會讓你慘遭宰割。共識觀點往往意味著需要反向操作。

最近我留意到,圍繞美聯準(Fed)被稱作二次定量寬鬆(QE2)的資產購買項目即將到期引發的集體思考已經到了關鍵階段。在美聯準資產負債表於兩年半內成長了兩倍之後,傳統智慧認爲,定量寬鬆時代現在應該讓位於通貨膨脹時代。因此,人們的定論是,美國利率將會上調,債券將明顯走弱。

您已閱讀22%(353字),剩餘78%(12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