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義的抬頭對美國的未來預示著什麼?這不僅是美國人感興趣的問題,而且對世界其他大多數地方几乎同樣重要。美國衆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保羅•瑞恩(Paul Ryan)發表的題爲《通往富裕之路》(Path to Prosperity)的財政計劃,部分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得出的結論與作者恰恰相反:更重的稅負即將到來。但這又引出另一個結論:未來將有許多紛爭,對政治、聯邦財政及美國扮演其歷史角色的能力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對瑞恩計劃的分析切中了要害(見圖表)。其「延續基線的情形」假定現行法律將保持不變。根據這個假設,2022年,財政收入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將由現在的15%提高到21%,進而在2050年提高到26%。財政支出也將大幅成長,從2010年佔GDP的23.75%提高到2050年的30.25%。爲此,到2050年,財政赤字將較今天的水準有所下降,而公衆持有的債務將升至GDP的90%。
CBO講得很清楚,這是一個樂觀的場景。現行法律保持不變的假設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是2001年和2003年實施的減稅措施將依法失效。再加上經濟成長和通膨對財政的拉動作用,最終會導致財政收入在GDP中所佔比重提高。在支出方面,社保支出在GDP中所佔比重將略有提高,從2010年的4.75%提高到2050年的6%。根據設想,除了醫療保健之外的所有其他支出(包括國防)在GDP中所佔比重將降至接近8%的長期均值。但醫保支出將出現爆炸式成長,在GDP中所佔比重將從2010年的5.5%提高到2050年的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