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批評大宗商品交易過於繁榮的人——就是那些斷言交易中存在操縱,但又總是隻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時才這麼說的人——有時會忘記,每份期貨合約都植根於一次實物交割(即使最後的結算實際上是爲了賺取現金)。一些「合法(指並非操縱)」的對沖者,尤其是在美國的這類對沖者,正在痛苦地意識到這一點。
成品油與西德克薩斯中質(WTI)原油期貨合約間的巨大價差,正在給航空、卡車運輸和公用事業公司造成巨大傷害。WTI原油期貨合約是依據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交割地的價格確定的。原油之所以被用作對沖工具,是因爲其市場流動性高,而原油價格通常可以很好地體現航空燃油和柴油等燃料的價格。但庫欣地區實物原油過剩,已經扭曲了價格——一位航空公司老闆稱之爲「沉默的殺手」。今年年初,庫欣的石油交割價格暴跌,一度比價值更低的布倫特原油每桶低了近20美元。5月份期貨合約目前仍低逾12美元。
對沖者的損失即其他人的所得——中西部煉油商獲得了暫時性的意外收穫。摩根大通(JPMorgan)估計,庫欣地區的儲備過剩與急需電力的日本的需求,可能進一步擴大使裂解價差(crack spread,即原油與成品油價格之差),到今年夏季這一價差可能高達每桶50美元。
您已閱讀67%(504字),剩餘33%(2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