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

全球石油賭場只讓玩家受益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學者古德曼:中東與北非的緊張局勢並非全球油價上漲唯一致因。關鍵原因在於,全球石油投機是一個爲所欲爲的市場。

有人告訴我們:中東與北非的緊張局勢,導致了全球燃料價格近期的上漲——上週三觸及了兩年半以來的高點。不過,儘管布倫特原油(Brent crude)上週一直維持在每桶120美元以上,但在利比亞的黎波里,油價卻始終在每加侖34便士上下徘徊(這不是筆誤!)爲何最靠近戰場的地區,所受的影響反而小於遠離戰場的地區?就該案例而言,最流行的解釋是,利比亞有豐厚的補貼。一個不那麼流行的解釋是,世界能源市場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可從最微小的供給問題中獲利,即使沒有太多證據證明石油供應會出現實際的短缺。

能源交易界絕不會讓事實阻擾一場有利的供給恐慌。誠然,由於需求可能比供給爬升得快,這一向來脆弱的市場很容易受價格波動的影響。但這並非近期漲勢的唯一解釋。事實上,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在最近能源安全演講中對全球能源市場缺陷隻字不提,這些缺陷足以填滿沙烏地的一處油田。

現代石油市場形成於上世紀80年代,其前身是曼哈頓中心區一個失敗的土豆交易所。它的主要設計師是蜜雪兒•馬克斯(Michel Marks),直到今天,馬克斯對自己心血的最終結局都很不滿意。馬克斯出生於巴黎,是一名農產品商人的兒子。該市場隨後迅速發展,世界各地有一批交易所紛紛推出了期貨、期權與互換合約等交易產品。與此同時,買賣實物石油的不公開的場外交易市場也蓬勃發展。如今,全球石油市場的日價值已達到大約6000億美元,即便有限的透明性意味著我們無從得知準確數字。如今,這個中心石油市場已成爲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的一部分;與此同時,爲了躲避美國《多德-弗蘭克法》(Dodd-Frank Act)中的新規,它也正進軍倫敦。

您已閱讀37%(718字),剩餘63%(12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