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

IMF發佈控制投機性資本流動的指導方針

該框架表明IMF的立場發生了重大轉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了其控制投機性資本流動的首個指導方針,該機構先前反對的一項工具由此合法化。

根據這項尚未成爲IMF正式政策的指導方針,如果一國的貨幣沒有被低估、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且無法使用貨幣或財政政策,那它就可以控制資本流入。IMF發佈這個框架,實際上就是承認了,短期資本管制是管理「熱錢」流入的「正當工具」——不過該機構仍然將它們與對外國資本設置的長期阻礙作了區分。

該框架表明IMF的立場發生了重大轉變。上世紀90年代中期,IMF一直在竭力推動資本的自由流動,但1997-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證明了外資突然撤走的危險,從而讓它陷入了難堪的境地。

您已閱讀42%(280字),剩餘58%(3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