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洩漏

Nuclear power
Lex專欄:切勿談核色變


應對核事故的有形損失和人員傷亡的成本會很高,但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可能讓我們付出更高昂的代價。

Hiroshima, Chernobyl, Fukushima and Stuttgart are markers on a nuclear line: respectively bomb, power plant explosion, power plant leakage, and last Sunday’s triumph of Germany’s anti-nuclear Green party in state elections. Each event is quite different. The first was devastating, the second terrifying, the third shocking. The last is a triumph of fear over reason.

廣島、切爾諾比利、福島和司徒加特是一條核曲線上的四個點:分別代表核彈、核電站爆炸、核電站洩漏、以及上週日德國反核綠黨在州選舉中獲勝。每個事件都各不相同。廣島的影響是毀滅性的,切爾諾比利事故駭人聽聞,福島核危機令人震驚。而司徒加特發生的事件,則表明恐懼戰勝了理智。

您已閱讀19%(498字),剩餘81%(21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