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買

百思買爲何敗走中國?

FT管理編輯希爾:最近多家國外知名零售商關閉了中國門店,依然相信自己能夠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的其它零售商,應從中吸取哪些教訓?

得知百思買(Best Buy)關閉了中國9家自有品牌門店之後,我的第一反應是:不會吧,怎麼又發生這種事情了。又一家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的零售商摔了個嘴啃泥。

爲北美及歐洲消費者所熟知的百思買門店,按照不同門類陳列商品,且以服務聞名。但大多數中國消費者習慣於從製造商的代理銷售商或當地的小型電器商店裏,購買價格更低的電子產品——那些代理銷售商通常在蘇寧(Suning)或國美(Gome)等知名國有零售商的門店裏工作。

美國DIY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寶(Home Depot)最近也關閉了中國大陸的門店,原因是對當地市場判斷失誤。本週一,美泰公司(Mattel)位於上海的6層樓芭比旗艦店也關門歇業,對於在其傳統市場無處不在的芭比娃娃,中國消費者的熱情正逐漸消退。

您已閱讀19%(325字),剩餘81%(13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