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錢體育

兩千億的疑問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超大規模的國際賽事,已經成了中國各級城市激烈爭奪的資源。關於廣州亞運會的投入爭論,將公衆目光引入幕後。

關於廣州亞運會的投入爭論,在幾位代表不斷質疑,而當地政府依舊用同一套答案進行回覆之後,似乎進入了一種僵局。事情真相到底如何,兩千億的花費,是否就是亞運會的成本,這樣一屆亞運會是否過於鋪張浪費,成了地區性兩會期間的一個熱點話題。由於這是當地兩會代表提出的質疑,自然需要更明確更細緻的回覆,來進行解答。

這樣超大規模的國際賽事,已經成了各級城市激烈爭奪的資源。通過各種媒體管道傳播的角度看,大型體育賽事,應該是各種國際活動中,對於提升地方知名度和影響力最有效的一種。國際性活動,包括國際性集會、國際性論壇會議博覽會等等,但是都比不上一次國際性的體育賽事,來的吸引人。在目前的國際贊助市場上,以sponsorship一類計量,近70%的投放都被體育類賽事活動或與體育相關的機構所吸納,體育在這個社會當中的多功能性,從其活動影響力和傳播深度來看,可見一斑。

所以各個熱衷於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國內城市,都意識到了大型體育賽會的特殊價值,於是體育賽會的一窩蜂,這兩年蔚然成風:自北京2008之後,先是廣州2010亞運會,然後是深圳2011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然後會有天津2012東亞運動會、南京2014青奧會。至於田徑世錦賽、排球世錦賽、籃球世錦賽之類的單項比賽,大家也都是蜂擁爭奪。成本似乎從來都不是問題。

您已閱讀37%(545字),剩餘63%(9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錢體育

從產業視角觀察體育,以經濟觀點分析賽事。 作者顏強,畢業於中山大學,現任網易門戶副總編,長期從事媒體新聞工作。主要著述包括《你永遠不會獨行——英國足球地理》、《金球》和《橙如夏花》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