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想刺探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健康狀況,而且人人都希望他安好。但現實中不太方便的一點是,上市公司的執行長們,在健康方面是沒有多少私隱權可言的。蘋果(Apple)市值高達3200億美元,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蘋果屬於股東們所有,而喬布斯是爲股東們工作。因此,當喬布斯突然要休假時,他們不應該只是得到一封短短的電子郵件。郵件只有六句話,沒有給出有關這次休假的細節,發出時間是在一個法定假日,而次日蘋果將發佈全年業績。因此,喬布斯這次休假勢必引起人們的極大擔憂——這次休假是無限期的,不像2009年的那次,當時他說明了重返日期。
投資者應該怎麼做?從根本上來說,這取決於他們是否堅持「巨人論」,即蘋果或其他類似公司存在喬布斯這樣的「巨人」。一個人——不管他多有創見——真的能繼續詮釋一家擁有近30年上市歷史、經歷過行業中和整體經濟裏的風風雨雨、由成千上萬相互關聯的個體和工作流程組成的公司嗎?
大多數蘋果股東顯然認爲答案是肯定的。週一在德國市場上,蘋果股價大跌7%。而對於那些對狂熱崇拜喬布斯現象不以爲然的人士而言,股價疲軟正好是買進良機。按2011年預期盈利計算,蘋果目前的本益比爲18倍,可以說和泡沫扯不上邊。蘋果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經營利潤率在30%以上,備受其他手機及PC廠商豔羨。
您已閱讀72%(551字),剩餘28%(2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