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前瞻2011:全球化倒退?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在所有大國經濟均強勁成長的年代,全球化得以蓬勃發展。但在新興國家經濟表現好於西方老牌經濟體的新世界中,全球化受到了威脅。

過去兩年,世界經歷了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深重的經濟危機。但儘管許多專家憂心忡忡,卻並沒有爆發重大的保護主義浪潮。過去三十年的經濟和政治大趨勢——全球化仍然絲毫沒有動搖。

然而,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最近訪問印度時,這位美國總統卻警告東道主,西方已經重新展開了關於全球化的辯論。理由顯而易見。西方世界擺脫「大衰退」後的狀況,要比新興國家糟糕得多。在美國,失業率仍在10%附近徘徊。歐盟(EU)的主權債務危機和社會動盪此起彼伏。西方強國可能感到,自己正在失去相對於新興世界的經濟和政治實力。美國人和歐洲人對冷戰結束後出現的「新世界秩序」日益感到不安。結果,反對全球化的情緒正在形成,而且聲勢可能會日漸壯大。

「全球化」要求消除各國對商品、資本和人員自由流動設置的壁壘。過去30年,隨著國際貿易、跨境投資和移民等各方面的蓬勃發展,全球化進程得以加速進行。但目前在發達經濟體,對所有這三個領域重新設置壁壘的壓力正日益成長。

您已閱讀31%(415字),剩餘69%(9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